经验者之家|中医秘籍:盛夏防治六种常见病的中医小妙招……

芒种过后,无论南方还是北方,气温都在越来越高,尤其在雷雨天气到来之前,空气湿度大,确实是又闷又热,中暑、感冒、急性肠胃炎、空调病等各种疾病的发病率直线上升。如何在炎炎夏日里,远离疾病,安然度夏?中医专家特地列举六种夏日常见疾病,并提供预防和治疗方法,为大家健康度夏提供参考。

1、夏季高温高湿,谨防中暑

夏季最显著的天气特征是气温高,在夏季最易得的病便是中暑,稍不留神,便会被中暑盯上。

中暑是夏季的常见病,中医称之为“暑厥”、“暑风”、“闭证”,认为本病是由于体内元气亏虚,夏季暑邪乘虚而入,灼燔阳明、触犯心包所致。

中医提示:

中药益气阴防暑热。可用太子参15克、麦冬10克、玉竹15克、菊花10克、夏枯草10克、甘草5克。舌苔黄腻者再加藿香15克、佩兰15克煮水代茶饮。

一旦发生中暑时,应迅速让患者脱离高温场所,移至阴凉通风处,敞开上衣,并服用仁丹、藿香正气水或十滴水,在太阳穴上涂抹清凉油。神志昏迷者用手指掐或针刺人中、合谷、内关穴,用冷水毛巾敷头部、腋窝及大腿内侧以加快散热。重症昏迷者应立即送医院救治,以免延误治疗时间。

2、夏日雨后湿热,谨防热感冒

中医专家表示,雨后湿热,容易得热感冒,应加强预防。

热感冒:白天工作的办公室里比较闷热,夜间吹空调后出现发热、出汗多但汗出热不退、乏力、咽喉肿痛、鼻塞、流稠鼻涕等症状,为感受暑热邪气的感冒。

夏季的气候特点以热和湿为主,所以夏季最容易得的感冒类型是暑热和暑湿感冒。如果是热中夹湿的感冒,痊愈就会相对慢些。热感冒主要特点是热象突出,发热重恶寒轻、汗出热不退,由于出汗过多或发汗过多,则易损伤津液,耗散心气,出现气短、神疲、乏力、心烦、口渴等症状。

现在的三伏天气湿气过重,湿邪的特点是重浊黏腻,在热感冒的基础上再感受暑湿,这个感冒就不容易好,因为湿邪黏腻的特点,就像是口香糖粘到衣服上,不好洗掉的感觉一样,所以感受了湿邪感冒,湿邪在体内久久不离去,病就不容易好。

中医提示:莫过分贪凉,少洗冷水澡

治疗上,应清暑化湿,散郁解毒。药物可以用银翘解毒片或双黄连口服液等。家庭自疗可以用白菊花、白扁豆花各15克,金银花20克煎水代茶饮。

3、夏日肠胃病高发,慎食剩饭剩菜

夏日也是肠胃病高发的季节。由于夏季细菌生长繁殖得特别快,人的肠胃特比容易“感冒”。造成胃肠不适的原因众多,包括细菌、病毒的感染,环境不适应,对饮食过敏,药物反应以及头部伤害(脑震荡)等。

胃肠型感冒,中医称为感冒夹滞,它除了感冒的常见症状外,还可表现为腹胀、不思饮食以及呕吐等胃肠症状。由于幼儿的胃肠功能还未发育成熟小儿感冒冲剂,因此孩子会经常患胃肠型感冒。

中医提示:多喝水,多吃易消化食物,减轻肠胃负担

生姜汁:呕吐严重者,可取生姜适量榨汁小儿感冒,加入少量温热水随服,止吐效果好。

薏米桔皮粥:取新鲜桔皮30克肠胃感冒,薏米100克,先将桔皮洗净切成细丝,然后加水煮沸后将桔皮丝捞出小儿肠胃感冒药,加入大米煮粥食用小儿病毒性感冒,可起到止吐、消食的作用。

4、夏日“空调病”频发,办公室一族需警惕

炎炎夏日,空调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防暑降温设备,然而,由此而衍生的“空调病”也逐渐成为人们的“健康杀手”。

据了解,空调病是几种症状并发的复合性疾病,在日常生活中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:首先是使用空调时会感到不适应,即吹空调后有头痛、眩晕、胸闷、疲乏、胃肠不适、皮肤干燥、腰背酸疼、关节疼痛和肢体僵硬等空调不适应的症状。其次是感染性疾病,空调内的微生物易使免疫力较差的幼儿和老年人感染,从而引发肺病、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。再次是过敏性反应,宜人的温度、柔软的卧具和地毯为致敏原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条件,它们的分泌物被人吸入呼吸道后,可诱发或加重一些过敏反应性疾病,特别是过敏性体质的人群。

此外,过冷刺激使得四肢关节、头面部等皮下组织脂肪相对较少的部位容易着凉,吹空调的时间久了易引发四肢关节疼痛、僵硬、肌肉痉挛,严重的还会引起口角歪斜,导致面瘫。从中医角度看,体质虚寒怕冷,血液循环不良,经常手脚冰冷的人,一直待冷气房更易加重问题,加上久坐办公室,或因为冷而全身缩成一团,缺少活动,不适症状更明显。

中医提示:使用空调注意通风换气

香薷饮

方药组成:香薷、白扁豆、厚朴。

功效:解表散寒,化湿和中。

主治:暑月乘凉饮凉,外感于寒,内伤于湿所致恶寒发热,头重头痛,无汗胸闷,或四肢倦怠,腹痛吐泻,舌苔白腻,脉浮。

新加香薷饮

方药组成:香薷、银花、鲜扁豆花、厚朴、连翘

功效:祛暑清热

主治:暑热。症见发热、微恶寒、无汗、头痛、心烦面赤、口渴、舌质红、舌苔薄白、脉浮洪。

5、皮肤病多发,夏日防晒防虫很重要

夏季因高温和高湿,也是皮肤病多发季节。夏天阳光中紫外线非常强烈,如果没做好防晒措施,很容易很烈日灼伤,引发日光性皮炎。日光性皮炎俗称晒斑。一般在曝晒后数小时内于暴露部位出现皮肤红肿,亦可起水疱或大疱。是一种由光线引起的、发生于暴露部位的过敏反应性皮肤病。其机理为当皮肤组织受光线照射后形成抗原物质,使机体致敏,导致过敏反应。

天气炎热,人的出汗量较大,如果排汗不通畅,则会引起如痱子、汗疱疹、汗腺囊瘤等,如果清洗不及时还会导致皮囊炎、体癣、汗斑和股癣多发。

此外,天气炎热,各类如臭虫、跳蚤、虱、螨、蚊等昆虫叮咬皮肤后会引起一定的皮肤不适,有些时候甚至会诱发虫咬性皮炎。产生大小从绿豆至花生米状的顶端有水泡的红色风团样的皮疹,皮疹多发于躯干、四肢,可成片或散在,瘙痒明显。

中医提示:常清洁,避免过度抓痒

饮食要合理,少吃海鲜、狗肉、牛羊肉、鱼、虾、蟹、蚕蛹及各种刺激性食品,过敏体质者除了要避开过敏食物以外,还要多吃水果,补充维生素。

6、炎夏上火,别把清火药当饮料喝

夏天,很多人都会出现口渴、口苦、目赤、头晕的症状,有的人甚至咽喉灼痛、口舌生疮。这在中医上来讲,就属于“上火”了。“上火”根据出现的症状及源自的脏腑部位又要分为心火、肝火、胃火等。

很多人上火后,喜欢到药店买清热药来服用,或者吃些寒凉食物清火,殊不知这里面存在很多误区。因为清火如果不分清脏腑虚实,不仅不能清火,反而还会损害身体健康。清火药物往往苦寒,滥用这些药物还容易损伤脾胃。

上了火就应该祛火,这是老百姓对上火的简单认识,很多人往往就买一些清热泻火的中成药服用。对于这种现象,专家认为泻火也要分清脏腑虚实,不要轻易地吃药泻火。因为“上火”分为实火、虚火。根据出现的症状及源自的脏腑部位又要分为心火、肝火、胃火等,“火”源不同,治疗与用药也各异,“灭火”还得对症下药。比如心火表现为心烦少寐,面赤口渴,尿黄便结,或口舌生疮等症,治疗应以清热宁心。胃火表现为上腹部嘈杂,多食善饥,口干口苦,大便干结,烦躁不安,治疗应以养阴益胃。

要清火就要分清火的虚与实,处于哪个脏腑的上火症,只有分清这些才能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药物,最终达到清火的目的。如果没分清这些情况就盲目清火,那么可能火没有清下去,反而还会引起更多身体的不适。不建议大家自己买中成药服用,清火还须请专业的中医诊断后,确定了虚实和脏腑后再服用相应的中药。

中医提示:上火应以中医食疗为主

大家千万别把清热的中成药当成夏季饮料来喝。夏季“灭火”,重在预防,通过一些食疗方法也能达到去火的目的。

金银花能除暑清热,可以用金银花泡茶,加上一些蜂蜜当饮料服用。也可以用乌梅与金银花煎水服用,乌梅能生津止渴,特别适合夏季口干的人群。喜欢喝茶的朋友,也可以在茶里放一些金银花、菊花、薄荷等。

夏季还可以多食用西瓜、西红柿等,也有利于清热生津。冬瓜汤和绿豆汤也是夏季可以多食用的食物。同时,夏季要少吃辛辣、油炸、油腻的食物,少熬夜避免劳累过度,保持心情舒畅情绪乐观。特别是“火气”大的朋友更要注意,因为这些生活习惯都容易让人体产生内火。

盛夏时分,人易汗出,衣衫要勤洗勤换。为避免中暑,要常洗澡,“阳热”易于发泄。但须注意的一点,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,洗浴以药浴最能达到健身防病之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