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验者之家|中医秘籍:冬至到养生俏 喝鸡汤并不人人都适用……
今年的12月22日是冬至节气,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这一天白昼最短,黑夜最长,冬至时节是最佳的进补时节,进补得当可身体健康,延年益寿,下面中医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冬至养生要注意的养生技巧。
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
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,主要是因为“冬至一阳生”。古代养生修炼认为,阳气初生时,需小心保护,精心调养,使其逐渐壮大。因为只有人体内的阳气充足,才会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。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,主要是因为“气始于冬至”。因此,此时节更应当科学地运用养生之道,调理得当,可以保证旺盛的精力,预防早衰,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。
体质差的人宜适当进补
俗语说“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”,冬令进补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之一。古人认为,冬三月是“生机潜伏、阳气内藏”的季节,应讲究“养藏之道”。也就是说,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养、积蓄的最佳时机。冬天进补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作用,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。
体质虚弱的人适宜在冬至适当进补,如老人、体质虚弱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(如心脏病、风湿等)的人;长期处于高压下的亚健康人群;因外科手术、产后以及大病、重病后的虚弱人群;月经不调、手脚冰凉的女性;经常泄泻属于阳虚的人;癌症康复期的病人,尤其是化疗后的调养。
冬补喝鸡汤不是人人适用
冬至进补不能盲目,应该遵循“虚啥补啥,对症用药”的原则,否则可能事与愿违。比如,不能盲目食肉,肉分好多种,如家畜类的猪、牛、羊、狗等;家禽类的鸡、鸭、鹅等;还有海产品等。其中也有寒性、热性之分。对于一些体质虚弱和患有关节炎等病的人,在严冬季节,可以多吃些狗肉、牛、羊等偏温热的肉吃,少吃海鲜类的偏寒性食物。
尤其是鸡汤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喝的,胆道疾病患者不宜多喝鸡汤,因鸡汤内脂肪的消化需要胆汁参与,喝鸡汤后会刺激胆囊收缩,易引起胆囊炎发作;胃酸过多者不宜喝鸡汤,因为鸡汤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;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喝鸡汤,因为鸡汤内含有一些小分子蛋白质,喝多了鸡汤会引起高氮质血症,加重病情。
另外,中医的治疗原则是“虚者补之”,所以大家应根据气虚、血虚、阴虚和阳虚四种,有针对性地进补。冬补还禁忌跟风,一旦吃不得当,非常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。
冬至性生活应节制
到了冬至,也就到了全年最冷的时段,大家应积极预防心脏病、高血压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、关节炎、上呼吸道感染、冠心病、脑中风,以及冻疮等病症,这些疾病容易在此时复发或加重。
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严冬时节要注意老人的低体温。低体温是以35℃为界限,低于35℃者为体温过低。对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,体温过低的,发病多缓慢,甚至危及生命时也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。这类病人一般不会出现寒战,但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出现意识模糊、语言不清,继而昏迷,严重时可出现血压骤降等。
冬至保暖非常重要,尤其是头、颈、背、膝、脚这几个部位的保暖。此时要合理调节饮食起居,避免过度劳累。保持良好的心境,情绪要稳定,切忌发怒、急躁和精神抑郁。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,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,可以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。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,定期去医院检查,服用必要的药物,控制病情的发展,防患于未然。
我国古代养生就讲究“夏避三伏,冬避三九”,中医也有一句话,叫“冬不藏精,春必病瘟”。就是说这个时候,正常的夫妻生活可以有,但是一定要注意节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