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验者之家|中医秘籍:“穿衣公式”爆红 寒冷冬季如何着装……
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凉,我们要注意身体的保暖,但是穿的太多也不科学,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的着装呢?近日一条“穿衣公式”在网络上走红了,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,那么这条穿衣公式是否科学呢?来听听专家的介绍。
网络流传量化的“穿衣公式”
厚羽绒服9℃
薄款羽绒服6℃
稍厚弹力絮棉衣5℃
厚羊毛衫4℃
棉背心4℃
抓绒衣服3℃
薄外套3℃
厚棉毛衫2℃
薄棉毛衫1℃
……
要领在于,将各件衣物的保暖度与当日气温叠加之后保持在26℃左右。
假设气温为22℃,则穿一件薄棉毛衫加一件薄外套,就是22℃+1℃+3℃=26℃,即可。
据了解,在26℃时,人的体感比较舒服,这个公式就是将各件衣物的保暖度与当日气温叠加之后保持在26℃左右。有网友表示,这样穿衣心里有数多了。也有网友表示,这只能作为参考,不能生搬硬套。
气象专家要温度还要有“风度”
听天气预报的人经常会听到一个词–感冒指数,这是什么意思呢?市气象专家介绍说,这是气象指数之一,是气象部门就气象条件对人们发生感冒的影响程度,根据当日温度、湿度、风速、天气现象、温度日较差等气象因素提出来的,以便市民特别是儿童、老人等易发人群,用感冒指数来确定感冒发生的几率和衣服的增减及活动的安排等。
气象专家说,“穿衣公式”挺有趣,但如果论证具体数据的准确性,涉及的因素就很复杂。也就是说穿衣不能只看温度,不顾“风度”。气象专家表示,冷空气来袭时,往往伴随着较强的风力,同样的气温下,因为有风的影响,会让人体感觉到更冷,这是因为风使人体热量流失加快。这种天气下,如果外面穿件毛衣,肯定要冻得发抖。穿件防风的稍微厚些的衣服,那就会挡住一些风的入侵,体感也会温暖许多。
专家答疑穿衣“内薄软中外防风”
专家表示,穿衣要因人而异。每个人体质、需求和习惯不同,穿衣没有标准,需根据自己的感觉选穿衣服,以保暖舒适为宜。比如老人和年轻人相比,穿衣的标准肯定不一样。
最近,天转凉了,要时尚还是要棉毛裤,让不少爱美女士纠结。专家表示,寒冷季节不注意腿部保暖,长年累月会造成腰腿痛、坐骨神经痛、膝关节酸痛等。比如,判断自己是不是该穿棉毛裤,可以考虑几个因素,一般而言,低于10℃就该穿棉毛裤,并且随着温度的降低,棉毛裤也应适当增厚;自我感受上,若觉得双腿冰凉,从户外回来后迟迟恢复不到正常温度,就该穿;久坐或末梢循环不好的人,即使气温不是特别低,也会有双腿冰凉的感觉,这类人应马上穿棉毛裤、厚袜,且最好每天睡前用热水泡脚15分钟。
总之穿衣的基本原则是,“内薄软中保暖外防风”。也就是说贴身穿薄而软的衣服,中间穿蓬松而保暖性高的衣物,外层穿防风防水的衣服。冬天里,尽量系紧领口、袖口和下摆,减少衣服内的空气对流,最好围一条围巾保温。不能顾头不顾脚。戴帽子以减少头顶热量散失的同时,最好穿一双底子厚的鞋,避免“寒从脚下起”。
孩子穿衣“三暖一凉”
最近一段时间,感冒发烧患者增多,其中衣服穿得比较多的孩子更是门诊的常客。衣服穿得太多,会让孩子失去锻炼体温调节能力的机会。可是穿少了,也容易感冒。孩子平时穿衣做到“三暖一凉”就可以了,即手暖、肚暖、足暖、头凉。所谓“手暖”就是摸摸孩子的手心,如果是温热而无汗,就证明穿衣是得当的。“肚暖”即保护好脾胃,婴儿睡觉时最好能围上肚兜,小孩子可穿上背心。“足暖”也是顺应中医的说法,脚为阴阳经穴交会之处,皮肤神经末梢丰富,是人体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。“头凉”,也就是不提倡将孩子的头捂得太严实,适当进行“耐寒训练”。